1-1 课程简介
1-2 本构模型建立的基本原则
2-1 三轴试验中的应力应变参数
2-2孔隙水压力系数的理解
2-3 应力不变量(1)
2-4 应力不变量(2)
2-5 π平面及洛德角
2-6 屈服 强度及临界状态
3-1 弹塑性理论概述
3-2 屈服准则
3-3 流动法则
3-4 硬化法则(1)
3-5 硬化法则(2)
4-1 土的临界状态简介
4-2 临界状态补充
4-3 原始剑桥模型(1)
4-4 原始剑桥模型(2)
4-5 原始剑桥模型(3)
4-6 修正剑桥模型
4-7 利用修正剑桥模型进行分析预测
5-1 与状态相关的剪胀性(1)
5-1 与状态相关的剪胀性(2)
5-3 三轴应力空间简化砂土模型
6-1 考虑循环加载的砂土模型概述
6-2 基本方程与砂土屈服准则
6-3 边界面的引入
6-4 剪胀线的引入
6-5 考虑反向加载
6-6 考虑循环加载引起的组构变化(1)
6-7 考虑循环加载引起的组构变化(2)
6-8 考虑循环加载引起的组构变化(3)
6-9 考虑循环加载引起的组构变化(4)
应力应变理论
1、应力张量与应力不变量
2、派平面与罗德角
3、应力路径与应变路径
孔压分析
1、孔压公式的理解
2、孔压分析(1)
3、孔压分析(2)
常规三轴试验条件下土的性状
1、常规三轴试验土的等向压缩性状
2、常规三轴试验砂土的剪切性状
3、常规三轴试验黏土的剪切性状
土的特殊性质
1、剪胀性及其工程影响
2、静态液化
3、循环液化
4、应力路径相关性
基本力学与物理原理
1、土的基本本构原理与假设
2、动量守恒
3、热力学第一定律(1)
4、热力学第一定律(2)
5、热力学第一定律(3)
6、热力学第二定律
7、基于内变量的损耗描述
8、锁定自由能与背应力
弹塑性理论基本框架
1、塑性理论简介
2、屈服函数与一致性方程
3、流动法则
4、硬化法则
5、加卸载判断
6、屈服面形状
7、弹塑性刚度矩阵推导
临界状态理论
1、临界状态简介
2、临界状态的定义
3、临界状态线
4、临界状态的参数确定(1)
5、临界状态的参数确定(2)
6、黏土临界状态行为预测
原始剑桥模型
1、原始剑桥模型的屈服函数
2、原始剑桥模型的弹塑性刚度矩阵
3、原始剑桥模型的物理解读
4、原始剑桥模型的问题与缺陷
5、原始剑桥模型的程序实现
修正剑桥模型
1、修正剑桥模型的屈服函数
2、修正剑桥模型的弹塑性刚度矩阵
3、修正剑桥模型的物理解读